科普貼士
冬日進補 “吃”出免疫力——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疫情防控健康科普專題
增強自身抵抗力是對抗病毒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良好的營養(yǎng)能夠有效保障機體免疫功能發(fā)揮作用,,增強抵抗病毒的能力。那么怎樣“吃”才能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呢?本期,,齊齊哈爾市第一醫(yī)院南院營養(yǎng)科門診負責人陳志剛將帶您詳細了解營養(yǎng)方面的知識,,讓您“吃”出營養(yǎng)、“吃”出健康,。
Q:怎樣判斷身體出現(xiàn)亞健康狀態(tài)或營養(yǎng)不良?
A:處于亞健康或輕度營養(yǎng)不良的人群雖然體檢可能檢查不出異常,,但其實身體早已出現(xiàn)不適,這類人體重偏輕或者肥胖,,皮下脂肪相對較少或肌肉組織出現(xiàn)萎縮,,另外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頭暈、健忘,,很難集中注意力,,皮膚也顯得沒有光澤,身體抵抗力很差,,容易患上感冒,、口腔潰瘍,、過敏等,出現(xiàn)上述癥狀的一種或者多種,,說明亞健康或輕度營養(yǎng)不良已經(jīng)出現(xiàn),。
亞健康或輕度營養(yǎng)不良人群主要集中在壓力大、精神負擔過重者,,腦力勞動及體力勞動負擔重者,,長期從事簡單、機械化工作者(缺少與外界的溝通和刺激),,生活無規(guī)律者,,飲食不均衡、進食差,、進食量少,、進食種類單一和吸煙酗酒者等。
亞健康或營養(yǎng)不良人群應當合理膳食,,營養(yǎng)均衡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多吃堿性食物和可穩(wěn)定情緒的食物,疲勞后可適量多吃如新鮮蔬菜,、水產(chǎn)品等堿性食物,,能夠使人迅速恢復體力。適量攝入肉,、蛋,、奶,、豆類等優(yōu)質(zhì)蛋白食物,,并要調(diào)整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睡眠,,加強自我鍛煉,從而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改善亞健康狀態(tài)或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
Q: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應該怎樣合理飲食?
A: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激素的改變,,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老慢支等基礎疾病的發(fā)生風險也越來越高,,一旦受到外來感染時,,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便難以應付。所以,,必須做到控制基礎疾病復發(fā)的同時,,提高自身免疫力。
首先食物必須多樣化,每天最好吃到不少于12種的食物,。同時,,側重營養(yǎng)密度高的食物,可選擇全谷物,、瘦禽肉,、海鮮、雞蛋,、豆類及豆制品,、蔬菜和水果、芽苗菜(谷類,、豆類種子培育發(fā)芽3-5天的芽苗),、堅果及種子類食物。要喝到足夠的水,,每天1500ml-1700ml,。食用適量堅果,每周吃2-3次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有利于抗擊炎癥和免疫調(diào)節(jié),。
糖尿病人群飲食需要注意控制總能量的攝入,三餐定時定量,,每餐主食粗細搭配50-100克(生重)之間,,不宜低于50克。餐餐吃新鮮蔬菜,,每天400-500g,。水果每天約200g,可選擇兩餐中間吃水果,,每日1-2次,,選擇低升糖指數(shù)水果如櫻桃、李子,、柚子,、蘋果、柑橘,、梨,、桃子等,不以果汁代替鮮果;肉類食物以魚禽為主,,蛋類和畜肉適量吃,。建議每天喝300毫升液態(tài)奶或相當量奶制品;適量食用堅果如瓜子、花生,、杏仁,、腰果,、開心果、核桃,、松子等堅果作為零食,,每日10-15克。保證少量多次飲水,,每天1500-2000ml,,提倡飲用白開水、淡茶水,,限制碳酸,、含糖飲料,不建議飲酒,。飲食制作原則上不加糖,、不用糖醋紅燒、少油,、少鹽,、不勾芡。
高血壓人群飲食需要限制食鹽攝入,,每天每人用量不超過5克,,減少含鈉高的調(diào)味品(如雞精、味精,、醬油)及食品(咸菜,、火腿,腌制品,、煙熏食品);攝入推薦富含鉀蔬菜,,如菠菜、萵筍葉,、空心菜等,,富含鈣的食物如乳類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魚、蝦等,,有降壓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胡蘿卜、番茄,、黃瓜,、荸薺、木耳,、海帶等,,有降脂作用的食物如山楂,、大蒜、香菇,、平菇,、蘑菇、銀耳等;盡量食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菜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盡量少吃動物油,、椰子油、棕櫚油,,少吃動物內(nèi)臟(腦,、肝臟、腎臟),,少吃富含膽固醇的食物(肥肉,、動物內(nèi)臟、蟹黃,、魷魚等);飲食宜少量多餐,,每日4-5餐為宜,避免過飽,,少用煙,、酒、濃茶,、咖啡以及辛辣刺激性食品,,注意選擇少油的烹調(diào)(蒸、煮,、燉等)方式,。
Q:疫情期間應如何選擇食物?做到合理飲食?
A:購買新鮮的食物,生熟分開及時保存,,避免食源性疾病發(fā)生,。同時不聽信任何食療可以有效治療某種疾病的說法。
保證食物多樣性,,以谷物為主,,每天的膳食應有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注意選擇全谷類,、雜豆類和薯類,,可以用薯類食物代替部分主食,,因其富含Vc、B1,、鉀及膳食纖維等還含有具有免疫活性的黏蛋白(山藥,、紅薯、芋頭等),,對提高免疫力很有幫助,。
蔬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每天攝入300至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占1/2,。多吃深色蔬菜如西藍花、菠菜,、胡蘿卜,、南瓜、玉米等,,富含葉酸和胡蘿卜素,,葉酸是免疫物質(zhì)合成所需的因子,胡蘿卜素在體內(nèi)轉變成維生素A,,維持呼吸道粘膜正常生理功能,,避免引發(fā)呼吸系統(tǒng)疾病。
要保證奶類,、大豆的攝入,。奶類富含鈣,大豆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相當于每天液態(tài)奶300ml或酸奶,酸奶能預防腸道病毒引起的腹瀉,,并且能提高免疫系統(tǒng)對病毒和細菌的反應能力,,經(jīng)常吃豆制品,不僅能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同時大豆中的膳食纖維,、低聚糖、凝集素,、皂苷等成分都具有改善免疫力和抗病毒作用;
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尤其是深色水果如獼猴桃,、草莓、橙子,、藍莓等富含維生素C和花青素,,具有改善體內(nèi)維生素的消耗及調(diào)節(jié)免疫和抗氧化的作用,。適量吃堅果。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煙熏腌制類食物,,每周吃魚300-500g,畜禽肉300-500g,,蛋類300-3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
少油少鹽,,控糖限酒,。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5g,每天烹調(diào)油 25-30g,??刂铺砑犹堑臄z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提倡飲用白開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同時吃動平衡,,保持健康體重,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
每個人對抗疾病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均衡的食物攝入,、合理的營養(yǎng)搭配是改善自身體質(zhì)和對抗各種疾病最有效的手段,。希望公眾做到科學膳食、平衡營養(yǎng),,增強體質(zhì),、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