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益心安神茶
《茶飲保健》
561.酸棗仁茶
原料:酸棗仁5g,、花茶1g。
用法:用酸棗仁的煎煮液150ml,,沖泡花茶飲用,。也可不用茶,以煎煮液代茶飲,。
功能:寧心安神,,養(yǎng)肝,斂汗;鎮(zhèn)靜,,催眠,,鎮(zhèn)痛,抗驚厥,,降溫,,降壓。
用途:虛煩不眠,、驚悸怔忡,、煩渴、虛汗。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62.酸棗參茶
原料:酸棗仁5g,、人參2g、茯苓2g,、花茶1g,。
用法:用酸棗仁、人參,、茯苓的煎煮液250ml,,沖泡花茶飲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養(yǎng)陰斂汗,。
用途:失眠盜汗。
來源:《普濟(jì)方》,。
563.酸棗竹茶
原料:酸棗仁5g,、竹葉3g、花茶1g,。
用法:用酸棗仁的煎煮液200ml,,沖泡竹葉、花茶飲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清心安神。
用途:睡臥不安,、心多驚悸,。
來源:《圣惠方》。
564.酸棗丹茶
原料:酸棗仁5g,、丹參3g,、花茶1g。
用法:用酸棗仁,、丹參的煎煮液250ml,,沖泡花茶飲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清心除煩,,養(yǎng)血活血。
用途:冠心病伴虛煩失眠,。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65.酸棗石茶
原料:酸棗仁5g、代赭石3g,、花茶1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酸棗仁,、代赭石至水沸后10分鐘,沖泡茶飲,。也可不用茶,。
功能:養(yǎng)血,重鎮(zhèn)安神,。
用途:陽燥動(dòng)神不安舍所致失眠,。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66.酸棗連茶
原料:酸棗仁5g,、黃連18g、花茶1g,、糖1g,。
用法:用酸棗仁、黃連的煎煮液200泡茶飲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養(yǎng)血安神,清心除煩,。
用途:心血不足,、心火亢旺所致心神不安之煩燥難眠、口腔潰瘍,、口苦,。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67.龍眼茶
原料:龍眼肉10g,、花茶1g,。
用法:用龍眼肉的煎煮液250ml,泡茶飲,。也可不用茶,,以煎煮液代茶飲。
功能:益心脾,,補(bǔ)氣血,,安神。
用途:心脾氣血虛弱所致失眠,、健忘,、驚悸、怔忡,。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68.龍眼參茶
原料:龍眼肉5g、西洋參2g,、花茶1g,。
用法:用龍眼肉,、西洋參的煎煮液300ml,泡茶飲,。也可不用茶,。
功能:益氣血,寧心神,。
用途:體虛失眠;產(chǎn)婦臨盆前飲用可助力,。
來源:《隨息居飲食譜》。
569.龍眼姜茶
原料:龍眼肉5g,、生姜3g,、紅茶3g。
用法:用龍眼肉,、生姜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
功能:益脾溫中止瀉。
用途:脾虛泄瀉,、腹冷痛,。
來源:《泉州本草》。
570.百合茶
原料:百合10g,、綠茶3g,。
用法:用百合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刹挥貌?。
功能:清心安神,潤肺止咳,。
用途:熱病后余熱未清,、虛煩驚悸、神志恍惚;肺癆久嗽,、咳唾痰血;腳氣浮腫,。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71.百合冬姜茶
原料:百合5g,、款冬花3g,、生姜3g、綠茶3g,。
用法:用百合,、款冬花、生姜的煎煮液350ml,,泡茶飲用,。
功能:潤肺祛痰。
用途:咳痰不止,、甚則痰中帶血,。
來源:《濟(jì)生方》,。
572.百合固金茶
原料:百合5g、生地3g,、當(dāng)歸2g,、川貝1g、桔梗2g,、花茶3g,。
用法:用450ml水煎煮百合、生地,、當(dāng)歸,、川貝、桔梗至水沸后,,沖泡花茶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滋陰潤肺,。
用途: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咽喉燥痛,、咳嗽氣喘,、痰中帶血、手足煩熱,。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73.百合酸棗茶
原料:百合5g、酸棗仁3g,、花茶1g,。
用法:用百合、酸棗仁的煎煮液300ml,,沖泡花茶飲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養(yǎng)心安神,。
用途:神經(jīng)衰弱,、虛煩失眠。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74.百合生地茶
原料:百合5g,、生地3g、花茶1g,。
用法:用百合,、生地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滋陰潤肺,,養(yǎng)心安神,。
用途:心肺陰虛所致心煩不寐、虛煩驚悸,、精神失常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75.百合知母茶
原料:百合5g,、知母2g,、花茶1g。
用法:用百合,、知母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潤肺清心安神,。
用途:陰虛內(nèi)熱所致失眠,、心悸、頭暈,、午后低熱,、手足出汗、面潮紅;肺癆咳嗽,。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76.合歡花茶
原料:合歡花5g、花茶1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刹患硬?。
功能:安神,理氣,。
用途:郁結(jié)胸悶,、失眠、健忘;風(fēng)火眼疾,、視物不清,、咽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77.合歡連茶
原料:合歡花5g,、黃連1g、官桂1g,、夜交藤2g,、花茶1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刹患硬?。
功能:交通心腎,清心安神,。
用途:心腎不交失眠多夢(mèng),、口干口瘡。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78.合歡芍茶
原料:合歡花5g,、白芍3g、花茶1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刹患硬?。
功能:養(yǎng)血柔肝,解郁安神,。
用途:肝郁不舒,,心情不暢之失眠;營血虧虛所致心神不安、精神恍惚;更年期綜合癥,、神經(jīng)官能癥兼精神抑郁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79.合歡貝茶
原料:合歡花5g,、川貝2g、花茶3g,。
用法:用合歡花,、川貝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開郁化痰安神,。
用途:痰郁生熱燥咳、煩亂不寧,。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80.合歡太子茶
原料:合歡花5g、太子參28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益氣調(diào)肝,,養(yǎng)心寧神。
用途:氣陰兩虛所致眩暈,、短氣,、喘息,、心悸、不眠,。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81.夜交藤茶
原料:夜交藤5g、花茶1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刹患硬?。
功能:養(yǎng)心安神,祛風(fēng)通絡(luò),。
用途:失眠多夢(mèng);勞傷;血虛身痛;癰疽;瘰疬,。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82.柏子仁茶
原料:柏子仁5g,、花茶1g,。
用法:用柏子仁的煎煮液200茶??扇ゲ?。
功能: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
用途:心血不足之失眠,、盜汗、遺精,、便秘,。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83.柏子養(yǎng)心茶
原料:柏子仁5g,、枸杞3g,、當(dāng)歸28g、石菖蒲2g,、茯神2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柏子仁,、枸杞,、當(dāng)歸、石菖蒲,、茯神至水沸后,,泡茶飲用。可不用茶,。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補(bǔ)腎養(yǎng)陰,寧心安神,。
用途:勞欲過度,,心血虧損,精神恍惚,、夜難眠多夢(mèng),、健忘、遺精,。
來源:《體仁匯編》,。
584.蓮子茶
原料:蓮子10g、花茶3g,。
用法:用蓮子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可不用茶,。
功能:養(yǎng)心益腎,,健脾澀腸。
用途:心腎陰虛,,夜少眠多夢(mèng);遺精;淋濁;久痢虛瀉;赤白帶下,。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85.蓮子清心茶
原料:蓮子5g,、黃芩1g,、麥冬2g、地骨皮2g,、車前子2g,、花茶2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蓮子,、黃芩、麥冬,、地骨皮,、車前子至水沸后,沖泡花茶飲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清心火,除濕熱,。
用途:心火上炎,,濕熱下注,小便澀赤、淋濁崩帶,、遺精,。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86.蓮甘茶
原料:蓮子5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蓮子,、甘草的煎煮液300泡茶飲用,。
功能:清熱利小便。
用途:心經(jīng)虛熱,,小便赤濁,。
來源:《仁齋直指方》。
587.蓮龍茶
原料:蓮子5g,、龍骨3g,、益智仁28g、綠茶3g,。
用法:用蓮子,、龍骨、益智仁的煎煮液350ml,,泡茶飲用,。
煎煮時(shí)間至水沸后10分鐘。
功能:清心澀精,。
用途:小便白濁;夢(mèng)遺泄精,。
來源:《奇效良方》。
588.蓮香茶
原料:蓮子5g,、丁香0.2g,、白茯苓3g、花茶3g,。
用法:用蓮子,、丁香、白茯苓的煎煮液250ml,,泡茶飲用,。
飲至茶味淡。
功能:溫中養(yǎng)胃,。
用途:產(chǎn)后胃寒咳逆,,嘔不食。
來源:《婦人良方》,。
589.遠(yuǎn)志茶
原料:遠(yuǎn)志5g,、花茶1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刹挥貌?。
功能:安神益智,祛痰解郁,。
用途:驚悸,、健忘、失眠,、夢(mèng)遺;咳嗽多痰;癰疽瘡腫,。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90.遠(yuǎn)菖茶
原料:遠(yuǎn)志5g,、石菖蒲1g,、茯苓2g、人參2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
功能:補(bǔ)心寧神。
用途:心氣不足,,憂愁悲傷,、神志不寧。
來源:《古今錄驗(yàn)》,。
591.遠(yuǎn)益茶
原料:遠(yuǎn)志5g,、益智仁3g、茯苓3g,、大棗3枚,、花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遠(yuǎn)志,、益智仁,、茯神、大棗至水沸后,,沖泡花茶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心化濁,。
用途:小便赤濁淋漓,。
來源:《朱氏集驗(yàn)醫(yī)方》。
592.遠(yuǎn)杏茶
原料:遠(yuǎn)志5g,、杏仁3g,、紫菀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痰止咳,。
用途:支氣管炎咳嗽痰多。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93.棗仁燈心茶
原料:炒熱棗仁6g,、燈心1g、花茶1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棗仁,、燈心至水沸后泡茶飲用。也可去茶,。
功能:養(yǎng)心安神,,清心除煩。
用途:虛煩失眠,、驚悸怔忡,。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94.二神茶
原料:茯神5g,、炒神曲2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沸后代茶飲。
功能:健脾消食,,養(yǎng)心安神,。
用途:心脾兩虛、體倦食少,、心悸失眠,。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95.加味參蓮茶
原料:黨參5g,、茯神4g,、煅龍齒1.5g、蓮子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水沸后再煎10分鐘。代茶飲,。
功能:健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
用途:心脾兩虛,,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96.育神茶
原料:茯神3g,、炒棗仁2g、遠(yuǎn)志1g,、半夏2g,、竹茹2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沸后代茶飲,。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健脾養(yǎng)心,清化痰熱,,安神除煩,。
用途:心脾兩虛,痰熱內(nèi)擾,,失眠,、心悸。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97.和胃安神茶
原料:茯神3g,、焦棗仁3g、陳皮1g,、炒谷芽2g,、殼砂0.5g、甘草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沸后代茶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心安神,,健脾開胃,。
用途:心神不安,心悸,、失眠,、食少納呆。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98.柴胡茶
原料:柴胡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升陽,,和解表里;解熱,,鎮(zhèn)靜,鎮(zhèn)痛,,降壓,。
用途:少陽癥寒熱往來(即惡寒,、發(fā)熱交替出現(xiàn))、胸滿脅痛,、口苦、耳聾,、頭痛,、目眩;瘧疾;下利;脫肛;子宮脫垂;月經(jīng)不調(diào)。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599.小柴胡茶
原料:柴胡5g,、黃芩3g、半夏3g,、黨參2g,、甘草3g、綠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柴胡,、黃芩、半夏,、黨參至水沸后,,沖泡甘草、綠茶飲用,。也可直接沖飲,。
功能:和解少陽。
用途:邪在少陽寒熱往來,、冷熱交替,、胸脅脹痛、不思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眼花,。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00.柴甘茶
原料:柴胡5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和解少陽,,解肌。
用途:邪入經(jīng)絡(luò)體虛瘦弱,、惡寒發(fā)熱,。
來源:《本事方》,。
601.柴風(fēng)茶
原料:柴胡5g、防風(fēng)3g,、陳皮2g,、白芍2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風(fēng)解表,,疏肝解肌。
用途:外感風(fēng)寒,、發(fā)熱惡寒,、頭痛身痛。
來源:《本事方》,。
602.柴胡赤芍茶
原料:柴胡5g,、赤芍3g、枳殼2g,、香附2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理氣,,祛瘀止痛,。
用途:肝氣左脅痛。
來源:《醫(yī)醫(yī)偶錄》,。
603.柴胡清肝茶
原料:柴胡5g,、黃斗1g、山梔2g,、白芍2g,、青皮2g、花茶3g,。
用法:用3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肝解郁,。
用途:肝經(jīng)郁火,、內(nèi)傷脅痛。
來源:《癥因脈治》。
相關(guān) 查疾病 查藥材 查方劑 查穴位
604.柴胡胡連茶
原料:柴胡5g,、胡黃連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調(diào)肝,退虛熱,。
用途:盜汗,、往來寒熱。
來源:《小兒衛(wèi)生總微論方》,。
605.柴茅甘茶
原料:柴胡5g、白茅根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肝退黃。
用途:黃疸;乙型肝炎,。
來源:《傳家秘寶方》,。
606.柴車茶
原料:柴胡5g、車前草3g,、決明子3g,、甘草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疏肝,利尿退黃,。
用途:乙型肝炎身發(fā)黃;小便赤黃,、短澀。
來源:《圣惠方》,。
607.柴蒿茶
原料:柴胡5g,、青蒿2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和解芳化,,解少陽熱,。
用途:寒熱往來、汗出不徹;潮熱,。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08.柴芩茶
原料:柴胡5g,、黃芩1g、綠茶3g,。
用法:用3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和解退熱,,通滯宣達(dá),。
用途:急慢性肝膽炎癥;眼部炎癥;盆腔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09.柴牡茶
原料:柴胡5g,、牡蠣3g、綠茶,。
用法:用300ml水煎煮柴胡,、牡蠣至水沸后10分鐘,沖泡綠茶,。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軟堅(jiān)。
用途:慢性腸炎;閉汗癥;肝炎;胃炎;神經(jīng)衰弱,。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10.柴芍茶
原料:柴胡5g、白芍3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血柔肝,。
用途: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膽囊炎;胃腸炎;乳房脹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11.柴郁茶
原料:柴胡5g,、郁金3g、香附3g,、白芍3g,、橘葉2g、綠茶5g,。
用法:用水350煎煮柴胡,、郁金、香附,、白芍,、橘葉至水沸后,沖泡綠茶飲用。
功能:疏肝解郁,,養(yǎng)血活血,,散結(jié)消癰。
用途:肝氣郁滯不舒,,脅助脹滿;婦女乳房脹痛;乳房腫塊;乳汁不暢,。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12.柴細(xì)茶
原料:柴胡5g,、細(xì)辛0.5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祛風(fēng)止痛。
用途:氣瘀凝阻或頭部內(nèi)傷所致頭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13.柴玄茶
原料:柴胡5g、玄胡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理氣,活血止痛,。
用途:氣滯血瘀脅肋脹痛;子宮內(nèi)膜異位;盆腔炎;輸卵管欠通,。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14.郁金茶
原料:郁金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致味淡,。
功能:行氣解郁,,涼血破瘀。
用途:胸腹脅肋諸痛;熱病癲狂,、神昏;吐血,、衄血、尿血;婦女倒經(jīng);黃疸;急性乙型肝炎;膽囊炎,。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15.郁芩茶
原料:郁金5g、黃芩3g,、赤芍3g,、枳殼3g、生地3g、花茶3g,。
用法:用上藥的煎煮液400泡茶飲用,。
功能:清熱除溫,疏肝解郁,,祛瘀,。
用途:濕熱郁結(jié)脅痛、口苦,、煩渴;小便赤灼疼痛;肺癌,。
來源:《圣惠方》。
616.郁細(xì)姜茶
原料:郁金5g,、細(xì)辛0.5g,、干姜3g、紅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陽解郁,。
用途:厥逆不振,,肢冷、脅肋苦悶,。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17.郁金木香茶
原料:郁金5g、木香3g,、莪術(shù)3g,、丹皮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解郁,。
用途:婦女情志所傷脅肋脹滿,、月經(jīng)不調(diào);肝癌;胃癌;食道癌。
來源:《女科方要》,。
618.郁金歸茶
原料:郁金5g,、當(dāng)歸3g、紅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養(yǎng)血疏肝,。
用途:婦女產(chǎn)后血?dú)馍蠜_心痛,、心悸,、乏力、面無血色,。
來源:《袖珍方》,。
619.郁皂茶
原料:郁金5g、豬牙皂角1g,、防風(fēng)3g,、川芎3g、蜈蚣1條,、花茶3g,。
用法:用郁金,、豬牙皂角,、防風(fēng)、川芎,、蜈蚣的煎煮液350ml,,沖泡花茶飲用,。
功能:疏肝解郁,祛風(fēng)開竅,。
用途:癲癇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20.郁蘆茶
原料:郁金5g,、藜蘆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祛風(fēng)除痰,。
用途:風(fēng)痰目眩頭暈,、四肢麻木。
來源:《經(jīng)驗(yàn)后方》,。
621.郁蔥茶
原料:郁金5g,、蔥3g、綠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通絡(luò),。
用途:經(jīng)常尿血,。
來源:《經(jīng)驗(yàn)方》。
622.郁蒲茶
原料:郁金5g,、蒲黃3g,、生地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熱止血,疏肝理氣,。
用途:小腸積熱尿血;血淋心煩熱,。
來源:《普濟(jì)方》。
623.郁桃茶
原料:郁金5g,、桃仁3g,、瓜蔞3g、花茶3g,。
用法:用上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解郁通滯,。
用途:腸梗阻;便秘;肺癌,。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24.郁旋茶
原料:郁金5g,、旋復(fù)花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寬胸,化痰祛瘀,。
用途:痰瘀阻滯心痹胸痛;冠心病伴有發(fā)惡心閉悶者,。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25.木香茶
原料:木香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行氣止痛,,溫中和胃??咕?,解痙,降壓,。
用途:中焦寒凝氣滯,,胸腹脹痛、嘔吐,、畏冷,、泄瀉;寒疝;下痢,。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26.木香乳沒茶
原料:木香5g,、乳香2g,、沒藥2g、花茶3g,。
用法:用前三味藥的煎煮液3001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行氣化瘀,。
用途:內(nèi)灼腹痛,。
來源:《阮氏小兒方》。
627.木枳茶
原料:木香5g,、枳殼3g,、大黃1g、牽牛子1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木香,、枳殼,、大黃、牽牛子,、生姜至水沸后,,沖泡花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行滯消瘀,。
用途:氣滯血阻所致腹脅脹滿、大便不利,。
來源:《圣惠方》,。
628.木香檳榔茶
原料:木香5g、檳榔2g,、青皮2g,、黃連1g,、大黃1g,、茉莉花茶5g。
用法:用上藥的煎煮液40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除濕。
用途:水熱阻結(jié)兩脅刺痛,、腹?jié)M脹,、不欲飲食,、頭目眩。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29.木香連茶
原料:木香5g,、黃連1g、綠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運(yùn)脾,,清泄積熱,。
用途:脾胃虛弱,冷熱不調(diào),、泄瀉煩渴,、米谷不化、腹脹腸鳴;下痢膿血,、里急后重,。
來源:《局方》。
630.木香歸芍茶
原料:木香5g,、當(dāng)歸2g,、白芍2g、大黃1g,、綠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瀉濕熱,,養(yǎng)血止血。
用途:下痢膿血,、里急后重,、日夜無度。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31.木香吳萸茶
原料:木香5g,、吳茱萸3g、小茴香2g,、川楝子2g,、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經(jīng)理氣,散寒消疝,。
用途:寒疝;偏墜小腸疝痛;小腹冷痛,。
來源:《醫(yī)方簡義》,。
632.木香木瓜茶
原料:木香5g、木瓜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芳香理氣舒筋,。
用途:霍亂轉(zhuǎn)筋。
來源:《圣濟(jì)總錄》,。
633.沉香茶
原料:沉香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降氣溫中,暖腎納氣,。
用途:氣逆咳喘,、嘔吐呃逆、脘腹脹痛;腰膝虛冷,。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34.沉香香附茶
原料:沉香5g、香附3g,、縮砂仁2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甘草,、花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消痞,。
用途:胸膈痞塞、心腹脹滿,、喘促短氣,、干噦煩滿。
來源:《局方》,。
635.沉香茯苓茶
配料:沉香5g,、茯苓3g、香附2g,、陳皮2g,、澤瀉2g、花茶3g,。
用法:用上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化脾腎水濕,。
用途: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于肺,咳嗽,、短氣,、腹脅脹、小便不利,。
來源:《雞峰普濟(jì)方》,。
636.香附茶
原料:香附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解郁,,止痛調(diào)經(jīng);鎮(zhèn)痛;抗菌,。
用途:肝胃不和所致脅肋脹痛、痰飲痞滿;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37.香夏茶
原料:香附5g,、半夏3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溫中理氣化痰,。
用途:痰飲停結(jié),,風(fēng)氣上攻,胸膈不利,,腹部痞滿,、呃逆、腸鳴,。
來源:《仁存堂經(jīng)驗(yàn)方》,。
638.香附地榆茶
原料:香附5g、地榆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利濕熱,。
用途:小便尿血,、下痢。
來源:《全生指迷方》,。
639.香蘇茶
原料:香附5g,、紫蘇葉3g、陳皮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解表理氣。
用途:風(fēng)寒伴氣滯,,惡寒發(fā)熱,、咳嗽、脅肋不舒,。
來源:《局方》,。
640.香附芎茶
原料:香附5g、川芎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活血,。
用途:肝郁氣滯血瘀所致脅肋脹痛刺痛、痛經(jīng),、閉經(jīng),、經(jīng)期頭痛;關(guān)節(jié)痹痛、腰痛,。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41.香附薄荷茶
原料:香附5g、薄荷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通氣機(jī),,芳香化濁。
用途:肝氣不舒伴苔膩,。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42.延胡索茶
原料:延胡索10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止痛,活血散瘀;鎮(zhèn)痛,,鎮(zhèn)靜,。
用途:心腹腰膝四肢疼痛;痛經(jīng);產(chǎn)后惡露不盡;跌打損傷,。
來源:傳統(tǒng)藥茶方,。
643.延胡金鈴茶
原料:延胡索5g、金鈴子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清經(jīng)止痛,。
用途:熱厥心痛、身熱足寒,。
來源:《圣惠方》,。
644.延歸茶
原料:延胡索5g、當(dāng)歸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開水沖泡5~10分鐘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活血止痛,。
用途:婦女血?dú)庀嗖怪写掏?、痛引心端,、?jīng)事不調(diào)甚則腹部疼痛。
來源:《濟(jì)生方》,。
645.佛手茶
原料:佛手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舒肝,化痰破積,。
用途:胃痛,、脅脹;嘔吐、噎膈反胃;癥瘕瘰疬,。
來源:《本草再新》,。
646.青皮茶
原料:青皮5g、花茶3g。
用法:用200ml開水泡飲,,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破氣,消痰散結(jié),。
用途:胸膈氣逆,、脅痛、小腹疝氣,、乳房腫塊,。
來源:《綱目》。
647.青蘇茶
原料:青皮5g,、蘇葉3g,、白芥子3g、龍膽草3g,、歸尾2g,、花茶3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肝行氣止痛。
用途:肝氣不和,,脅肋刺痛如擊如裂者,。
來源:《方脈正宗》。
648.青玄茶
原料:青皮5g,、玄胡索3g,、大棗2枚、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前三味藥的煎煮液約350ml,沖泡甘草,、花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和中止痛,。
用途:心胃久痛不愈,、食后痛甚。
來源:《方脈正宗》,。
649.青山茶
原料:青皮5g,、山楂3g、神曲2g,、麥芽2g,、草果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理氣消食。
用途:食后胃痛,、飽噫,、呃逆。
來源:《沈氏尊生書》,。
650.青皮茴香茶
原料:青皮5g,、小茴香2g、當(dāng)歸2g,、川芎2g,、胡蘆巴2g,、花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活血理氣,,散寒止痛。
用途:疝氣,、小腹疼痛,。
來源:《方脈正宗》。
上一篇: (四)止咳祛痰利咽茶
下一篇: (六)消食健胃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