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啼
《小兒常見病單驗方》
啼哭是嬰兒時期表達要求和痛苦的一種方式,。嬰兒入夜哭啼不安,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但白天卻安靜如常,故名“夜啼”,?;純喝硪话闱闆r良好,無發(fā)熱,、嘔吐,、泄瀉、瘡癤,、外傷,,也無傷乳、停食,、饑餓,、尿布浸濕、受冷受熱、皮膚瘙癢等不良因素,??煞制⑻摗⑿臒?、驚恐等(三)型辯證論治,。
脾胃虛寒 胎稟不足或護理失宜,脾胃受損,,夜夜啼哭,,啼聲低弱,乳食不振,,四肢欠溫,,面色不華,大便溏薄,。治宜補中益氣祛寒。
(一)
處方:小麥30克,,黑棗5枚,,芡實15克。
用法:將黑棗去核,,與小麥,、芡實共放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熬煮。每日1劑,,連渣帶汁1次飲完,,連服5~7天。1歲以下減半,,可以只飲汁液,。
本方適用于小兒脾胃氣虛夜啼。
(二)
處方:煨熟大蒜1枚,,乳香2克。
用法:將上藥共研成細末,,制成藥丸如芥子大,,每次7粒,乳汁送服,。
本方適用于小兒脾寒夜啼,。
(三)
處方:五倍子1個。
用法:將五倍子焙干研細末,,加水調(diào)合,,抹臍上,其效如神。
(四)
處方:雞內(nèi)金9克,。
用法:將雞內(nèi)金焙干研細末,,分3次服,用蘿卜水沖服,,數(shù)日可愈,。
(五)
處方:公丁香3粒,米飯團適量,。
用法:將公丁香研成細末,,與米飯團調(diào)勻作餅,敷貼臍部,,每日1換,。
(六)
處方:陳茶葉適量。
用法:將茶葉研為細末,,用酒調(diào)為糊狀,,敷臍部,蓋藥棉,,布帶包扎,,每日1換。
心經(jīng)積熱 每到夜間即啼哭不安,,哭聲洪亮,,面赤唇紅,心煩不寧,,小便短赤,。治宜清心瀉熱。
(一)
處方:蟬蛻(去頭足翹)49個,,茯神6克,。
用法:將藥物共研成細末,分作4包,,每日1包,,用鉤藤煎湯調(diào)服。
(二)
處方:梔仁1粒(研末),,面粉9克,,白酒5毫升。
用法:將上述各味混合捏成團狀,,敷貼患兒寸口(即腕橈動脈處),,24小時后取下。
(三)
處方:雪梨汁30毫升,,燈心草2克,,冰糖10克,。
用法:將燈心草用溫水泡浸濕透,置鍋內(nèi),,加水適量,,熬取濃汁15毫升左右,與雪梨汁及冰糖混和,,再置鍋內(nèi)隔水蒸化,。每日1劑,分1~2次飲完,,連服5~7劑,。3歲以上小兒酌增。
(四)
處方:綠豆衣20克,,淡竹葉12克,,冰糖15克。
用法:將綠豆衣,、淡竹葉共置鍋內(nèi),,加清水適量,熬濃去渣取汁,,入冰糖調(diào)化,。2歲以下小兒每日1劑,3歲以上者每日2劑,,分2次服完,,連服3~5天。
(五)
處方:小蚯蚓2條,。
用法:將小蚯蚓搗爛,,加白糖適量,沖服,。
暴受驚恐 小兒心氣怯弱,,白天看到異物,或聽到異響,,以致夜間突然啼哭,,驚惕不安,緊偎母懷,,面色青灰,。治以鎮(zhèn)驚安神。
(一)
處方:當歸5克,,茯神7.5克,鉤藤5克,,珍珠母7.5克,,遠志5克,,紫貝齒7.5克,蟬蛻5克,,丹參6克,。
用法:水煎服。
(二)
處方:燈芯炭1.5克,。
用法:取燈芯炭同薄荷煎湯調(diào)服,。
(三)
處方:丹參3~5克,冰糖10~15克,。
用法:將丹參放鍋內(nèi)加水煮,,取藥液50~100毫升,沖冰糖溶化,。每日1劑,,1次服完,連服3~5天,。6個月以下嬰孩酌減,。
(四)
處方:蓮子心2~3克,生甘草3克,。
用法:將蓮子心,,生甘草共置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取濃汁30~50毫升,去渣即可飲服,,每日1劑,,分1~2次服完,連服3~5天,。1歲以下小兒酌減,。
(五)
處方:蟬蛻3克,鉤藤6克,,薄荷6克,,防風3克,清半夏3克,,黃連1.5克,,甘草1.5克,,燈芯一撮,,竹葉芯10~15根。
用法:上藥加水100毫升,,煎取藥液80毫升,,每歲日服10~15毫升,分3次服,。嬰兒可裝入滴眼管中從口角慢慢滴服,。如驚啼頻繁,,通夜不眠,加棗仁9克;見痰涎出,、哮鳴,,加天竺黃3克;溢乳加炮姜少許。
(六)
處方:燈芯草(新生兒3克,,1~6個月6克,,半歲~1歲9克,鮮品加倍)
用法:每日1劑,,水煎,,去渣取汁代茶飲,每日服3次,,服時酌加少許白糖或冰糖,,不宜用紅糖。3劑為1療程,。
本方適用于小兒心熱和驚恐引起之夜啼癥,。
(七)
處方:全蟲1克,膽南星1克,,荊芥1.5克,,蟬蛻1.5克,鉤藤1.5克,,防風1.5克,,薄荷1.5克。
用法:將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八)
處方:朱砂3克,,黃連6克,,鉤藤3克。
用法:將上藥共為細末,,裝瓶貯藏備用,。每服取藥末0.5克,開水沖服,。
(九)
主治:小兒夜啼,。
處方:鉤藤5克,蟬衣5克,。
用法:水煎取汁頻服,,每日1劑。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