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汗,、盜汗
《小兒常見病單驗方》
小兒不論白天、黑夜,,無故出汗稱為自汗;不論白天,、黑夜,睡著時出汗,,醒后自行停止者稱為盜汗,。臨證一般認為自汗屬陽虛,盜汗屬陰虛,。
自汗 肺氣虛弱,,衛(wèi)陽不固,經(jīng)常汗出不止,,動則尤甚,,體倦乏力,氣短畏寒,肢體欠溫,,容易感冒,。治以益氣養(yǎng)肺,固表斂汗,。
(一)
處方:雞肉100克,,黃麻根12克。
用法:將黃麻根放鍋內(nèi),,加水300毫升,,用文火熬至100毫升左右,濾去藥渣,,加入切成小塊的雞肉煮爛,,入油、鹽,、料酒,、姜、蔥調(diào)味,。每日或隔日1劑,,飲汁吃肉,1次服完,,連服5~7劑,。
(二)
處方:浮小麥60克,,大棗10枚,,黃芪15克。
用法:將大棗用刀切開,,與浮小麥,、黃芪共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熬濃,,去渣留汁,涼后可用,。每日1劑,,1次服完,連服7~10劑,。
(三)
處方:魚腥草20克,,棗仁12克,烏梅12克,,小麥30克,。
用法:將藥物研細末,調(diào)拌蜂蜜沖服,每日3次,。
(四)
處方:桑葉12克,,山毛桃10克,山萸肉12克,,大棗10克,。
用法:將藥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五)
處方:馬齒莧20克,,梧桐子6克,山藥12克,,谷芽10克,。
用法:將藥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六)
處方:小麥仁60克,,糯米30克,大棗15枚,,白糖少許,。
用法:將小麥仁、糯米,、大棗加水共煮成粥,,吃時加糖調(diào)味。每日2次,,可分次吃完,。
本方適用于小兒病后脾虛、盜汗,、自汗癥,。
(七)
處方:小麥25克,紅棗5枚,,龍眼肉10克,。
用法:將小麥、紅棗,、龍眼肉加適量水煮煎后食飲,,每日分2次服用。
本方適用于小兒盜汗,、自汗,。
(八)
處方:浮小麥30克,黑大豆15克,,烏梅3克,。
用法:水煎服,。
盜汗 陰虛內(nèi)熱,盜汗頻作,,五心煩熱,,午后潮熱,兩顴發(fā)紅,,口干,,便結。治當滋陰斂汗,。
(一)
處方:金櫻子根12克,,五倍子12克,桑螵蛸6克,,魚腥草20克,。
用法:將藥物研細末,調(diào)拌蜂蜜沖服,,每日2次,,連服7日。
(二)
處方:何首烏12克,,糯稻根須10克,,桑椹子10克,(五)味子3克,。
用法:將藥物加水煎服,,每日3次。
(三)
處方:麻黃根9克,,桑樹根6克,,白及4克,車前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四)
處方:浮小麥15克,,紅棗若干。
用法:將浮小麥,、紅棗加適量水熬成湯喝,,適用于癥狀較輕者。
(五)
處方:牡蠣30克,,蛤粉18克,,紅棗5枚。
用法:將牡蠣,、蛤粉,、紅棗加適量水一同熬成湯,,常常服用有效,適用于盜汗已久者,。
(六)
處方:豆豉500克,,米酒適量。
用法:將豆豉放入鍋內(nèi),,用慢火炒香,,然后取出放入米酒內(nèi)泡浸3~5天,再取出豆豉曬干,,瓶裝備用,。劑量不限,隨意服食,,療程不限,。
(七)
處方:烏梅15枚,小麥30克,,大棗10枚,。
用法:將上述3藥共放鍋內(nèi),加水適量,,熬濃,,去渣取汁。每日1劑,,1次飲完,,連服數(shù)劑。
(八)
處方:桑椹30克,,紅棗10枚;烏梅7枚,,煅牡蠣24克。
用法:將牡蠣打碎,,用布包牢,,與烏梅、紅棗,、桑椹放置鍋內(nèi),,加水適量,共煮至爛,,除去渣滓,。每日1劑,1次飲完,,連服7~10劑,。
(九)
主治:小兒盜汗。
處方:木耳15克,,紅棗15克,,冰糖適量,。
用法:上藥加水1碗半,煎至大半碗,,每日1劑分2~3次服,。
(十)
主治:小兒盜汗。
處方:泥鰍魚90~120克,。
用法:用熱水洗凈泥鰍魚身上粘液,,剖腹取出內(nèi)臟,用適量油煎至黃焦色,,加水1碗半,,煮湯至大半碗,用鹽調(diào)味,,服湯,。每天1次,連服3天,,魚肉可同時服下,。年齡小者可分次服用。
-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