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睡眠辨病
《常見病自測》
睡眠是大腦皮質由興奮轉入抑制的過程,。人只有保持一定的睡眠時間才能保證清醒時有充沛的精力從事各項工作。反之,,當出現(xiàn)神經(jīng)病變和某些全身疾病時,,由于影響了大腦皮質興奮和抑制的轉換過程和睡眠過程,即可出現(xiàn)失眠,、嗜睡,、多夢等癥,這就為我們睡眠辨病提供了依據(jù),。
一 失眠辨病
失眠,,患者表現(xiàn)為經(jīng)常不易入睡,或睡醒不能再睡,,或睡而不酣,,易于驚醒,甚至徹夜不眠者,,均稱為失眠,。失眠是由于大腦皮質由興奮轉入抑制受阻礙形成。失眠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1.生理性失眠
生理性失眠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原因使得入睡困難,,機體無病態(tài)反應。常見生理性失眠的原因有入睡前喝濃茶、咖啡,、酒等具有興奮作用的飲料,,使大腦皮質處于興奮狀態(tài),不能迅速轉入抑制則入睡困難,。另外夜間朋友聚會,、說笑,看情節(jié)緊張的小說,、電影,,或思考問題,則大腦皮質處于興奮狀態(tài),,則久久不能入眠或眠而不實,。其次有些人在夜間鍛煉,如果運動量過大,,則整個機體均處于興奮狀態(tài),,不易入睡。以上這些失眠都不屬于病理狀態(tài),,只要將這些誘因解除后,,失眠自然就會消失。
2.病理性失眠
病理性失眠是指由于機體全身或局部病變引起的失眠,。常見的病理性失眠有:
?、偈摺⑷胨щy,,伴情緒緊張,、煩躁,、易怒,、易傷感、疲乏無力,、腦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或不持久、心慌,、氣急等癥,,多為神經(jīng)衰弱患者。
?、谑?,多見于絕經(jīng)期前后女性,伴烘熱,、出汗,、心煩、易怒,月經(jīng)紊亂等癥,,應考慮更年期綜合癥,。
③失眠,,伴食欲亢進,、突眼、手顫,、煩躁,、易怒、消瘦者,,多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
④每值行經(jīng)前后或正值經(jīng)期出現(xiàn)煩躁易怒,,悲傷啼哭,,或情志抑郁,喃喃自語,,徹夜不眠者,,多患有“經(jīng)行情志異常”,,也有稱為“周期性精神病”者,。
⑤失眠兼有胃脘悶,、打呃,、腹脹者,應考慮胃部疾患影響植物神經(jīng)功能所致,。中醫(yī)稱為“胃不和則臥不安”,。
⑥失眠伴頭暈,、頭脹痛,、耳鳴、眼花等癥,,應考慮高血壓病,,應及時至醫(yī)院檢查。
?、呤?、早醒、淺睡或睡眠周期改變(夜間失眠,、白天嗜睡伴頭痛,、眩暈),、記憶力減退、肌張力增高,、步行障礙,,一過性肢體無力或偏癱及肢體的異樣發(fā)麻應考慮腦動脈硬化。
?、嗍?、易激惹、情緒不穩(wěn)定,、妄想,、向心性肥胖、毛多,、浮腫,,應考慮皮質醇增多癥。
在實際生活中,,許多患者失眠時常求治于中醫(yī),,而且中醫(yī)對失眠的治療有獨到之處,故將失眠的中醫(yī)辨證闡述如下,,以供讀者參考,。中醫(yī)認為失眠是陽不入陰、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現(xiàn),。其病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陰血虧損,,不能上榮以養(yǎng)心神,以致神不守舍而引起失眠,。如心血不足,,心失所養(yǎng),血不養(yǎng)神,,則見心悸,、失眠、多夢等癥,,又如心腎陰虛,,心火亢盛,心神被擾,,也可引起失眠,常表現(xiàn)為心煩不眠,,并伴有耳鳴,、潮熱、盜汗等癥,。二是痰火食積等邪氣干擾所致失眠,。如痰火擾心,,則見心煩失慮,常伴有面紅氣短,、口渴等癥,。又如食停胃腑、胃氣不和,,以致影響睡眠,,常表現(xiàn)為睡時易醒。即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并兼有脘悶噯氣,,腹脹不舒等癥。此外,,年老氣血虛弱,,陽不交陰,亦可導致失眠,。
二 嗜睡辨病
不論晝夜,,睡意很濃,經(jīng)常不自主地入睡,,呼之即醒,,醒后復睡,謂之嗜睡,。嗜睡是最輕的意識障礙,。許多疾病都可引起嗜睡。因此,,可據(jù)嗜睡的伴隨癥狀,,辨別引起嗜睡的原因。
?、偻蝗话l(fā)熱,、頭痛、嘔吐,、嗜睡或煩躁不安,,2~3天后逐漸加重,重者可昏迷,,驚厥,,應考慮流行性乙型腦炎。
?、谑人?,不可抗拒的短期睡眠發(fā)作伴突發(fā)性的跌倒或跪下,睡醒后或入睡時雖然意識清楚,,但全身無力不能動,,睡眠幻覺多見于發(fā)作性睡病,。
③嗜睡,,智力和記憶力減退,、面色蒼黃浮腫,表情淡漠,、皮膚干燥,、粗糙、增厚,、非可凹陷性水腫,、指甲脫裂、眉梢,、腋毛稀疏脫落,,體重增加,心跳慢,、食欲減退,、腹脹、便秘,,應考慮甲狀腺功能低下癥,。
④患者既往有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史,,若出現(xiàn)嗜睡或神志朦朧,有時在飲食和談話時也發(fā)生精神恍惚,,頭昏,、頭痛,兩上肢見靜止,,快速,,粗大,無節(jié)律的震顫,,精神疲乏,、無力,煩躁不安,,應警惕肺性腦病,,及時至醫(yī)院就診。
?、莼颊呒韧新阅I功能不全病史,,若出現(xiàn)白天嗜睡而夜間失眠,常常出現(xiàn)不安感,,工作效率減低或計算錯誤,,勞動后易疲勞,漸漸產(chǎn)生無力,、呆板,、記憶力減退、頭重痛,、惡心,、嘔吐、異味感,、口渴,、流涎、多汗,、性欲減退,、月經(jīng)不調、肌力減退,、腰痛,、下肢痛、關節(jié)痛等癥應警惕腎功能衰竭的危險性,,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⑥若患者患有暴發(fā)性肝炎,、慢性反復發(fā)作型肝炎,、肝硬化,出現(xiàn)白天嗜睡,,夜晚失眠或夢魘,,性格改變(例如成人患者易發(fā)生扮鬼臉、眨眼等幼稚輕率如兒童樣的動作,、表情欣快,、舉止反常、隨地大小便,、無目的地游蕩,、無理性的重復語言),定向力障礙,,尤其對時間,、地點更為嚴重,判斷力及理解力亦減低,。這時應考慮到肝性腦病發(fā)生的可能性,,也應及時至醫(yī)院就診。
?、呷艋颊叱霈F(xiàn)衰弱無力,、嗜睡與不寧,,失眠交替出現(xiàn),易激動,、焦慮,、不安或淡漠、憂郁,、意志不能集中,、清晨易饑餓、頭痛,、軟弱,、出汗、震顫,、情緒不穩(wěn)及違拗癥等低血糖反應,,應考慮腎上腺皮質機能減退癥。
?、嗳魦D女產(chǎn)后出現(xiàn)白天嗜睡夜間失眠,,淡漠、無力,、過敏狀態(tài),、記憶力減退,應考慮產(chǎn)后垂體前葉功能減退,。
?、崛艋颊叻逝帧橹芷谛圆±硇责囸I,、嗜睡,、精神混濁、精神遲鈍,,記憶障礙,,頻繁便意,肢端紫紺,,多汗,,應考慮周期性饑餓一嗜睡綜合癥。
中醫(yī)學認為嗜睡多因陽虛陰盛,,或痰濕困滯所引起,。如神疲欲睡、閉眼即睡,、呼之即醒,,或睡意不濃,朦朧迷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者,,是心腎陽虛所致。頭目昏沉而嗜睡,,或伴身體重,,脘痞腹脹者,,是脾虛濕盛,,濕困脾陽,清陽不開所致,。從臨床來看,,還有病后身熱好眠者是余熱未清,病后無熱而好眠者是正氣未復,。老年人困倦無力而嗜睡,,是陽氣虛弱,營血不足的表現(xiàn),。
由于睡眠是大腦皮質從興奮轉入抑制的過程,,所以睡眠異常多由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或全身疾患影響及大腦所致。在睡眠異常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既往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肝病,、腎病、肺心病等,,出現(xiàn)嗜睡時往往是病情加重,,影響到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反應,進一步發(fā)展可能會出現(xiàn)昏睡,、淺昏迷,、深昏迷。因此當出現(xiàn)這些情況時,,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才不致于貽誤病情。
上一篇: 第一節(jié) 飲食辨病
下一篇: 第三節(jié) 說話異常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