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核
《萬病回春》
結(jié)核者?;鹨蛱底⒍簧?。郁結(jié)堅(jiān)硬如果中核?;蛟陬i脅,。或在手足,?;蛟陬i項(xiàng)?;蛟诒墼谝?。如腫毒。不紅不痛,。不作膿,。不必潰發(fā)。但令熱氣散,。核自消,。大法。宜二陳湯加竹瀝多服為效,。
梅核氣者,。窒礙于咽喉之間??┲怀?。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狀者是也,。始因喜怒太過積熱蘊(yùn)隆而成,。癘痰郁結(jié),。致有斯疾耳。治宜導(dǎo)痰開郁,。清熱順氣,。加陳皮、半夏,、川芎,、香附、山梔,、黃芩,、枳殼、蘇子之類是也,。如老痰凝結(jié)不開,。以咸能軟堅(jiān)之藥。海石是也,。
一論咽喉結(jié)核成塊,。如核桃者。腫硬疼痛,。兩腋下俱有,。及頸項(xiàng)腫硬。頭不能轉(zhuǎn),。
消解散
南星(三錢) 半夏(二錢姜炒) 陳皮(二錢) 枳實(shí)(一錢) 桔梗(八分) 前胡(二錢)柴胡(八分) 黃連(六分) 白附子(八分) 連翹(三錢) 赤芍(二錢) 防風(fēng)(一錢五分) 獨(dú)活(二錢) 莪術(shù)(一錢) 木通(二錢) 蘇子(三錢) 白芥子(二錢) 蔓荊子(二錢) 甘草(八分)
上銼,。生姜、燈草煎服,。
一論不問男婦,。遍身疙瘩成塊如核。不紅不痛,。皆痰流注而成結(jié)核也,。
醉翁仙方 海上異人傳。
白頭翁一斤,。去葉用根,。分作四服。每一服四兩,。用酒煎,。一日三服。二日服盡而已,。
一秘方 治癥同前,。效不可言。
蓖麻子一斤,。去殼用肉,。放入公豬肚內(nèi),。酒煮肚爛為度。取去蓖麻子,。曬干為末,。用前爛豬肚。搗千余下,。為丸,。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一論婦人遍身痰核,。不痛不紅不腫。內(nèi)消之劑,。
陳皮(二錢) 半夏(二錢) 白茯苓(三錢) 當(dāng)歸(三錢) 川芎(一錢五分) 白芍(二錢)枳實(shí)(一錢) 黃連(六分) 香附(二錢) 桔梗(八分) 龍膽草(三錢) 連翹(三錢) 防己(二錢) 羌活(二錢) 柴胡(八分) 甘草(八分)
上銼,。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論結(jié)核,。渾身手足俱有。如胡桃者,。并治胸中胃脘至咽門窄狹如線。疼痛者,。此風(fēng)痰氣熱所致也,。
開結(jié)導(dǎo)痰湯
陳皮(一錢) 半夏(七分) 枳殼(一錢) 枳實(shí)(七分) 桔梗(五分) 前胡(五分) 黃芩(一錢) 香附(童便浸三分) 威靈仙(七分) 荊芥(七分) 羌活(七分) 木香(七分) 檳榔(八分) 僵蠶(二分) 射干(七分) 甘草(七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論痰核氣核。 腮疙瘩,。及吹乳等癥,。
內(nèi)消散 朱賓湖得效。
南薄荷(三錢) 斑蝥(去翅足三分炒)
上為細(xì)末,。每服三分,。燒酒調(diào)下。立效,。服之后,。小便頻數(shù)。服益元散,。以烏雞子清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茶下。加至五丸,。卻每日減少一丸,。減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治瘰 ,。名內(nèi)消丸,。
一論痰核方 庠生石介伯傳。
歸尾(一兩) 赤芍梢(一兩五錢) 連翹(一兩) 本(七錢五分) 細(xì)辛(八分) 羌活(一兩))桂枝(一兩) 甘草節(jié)(六錢) 赤芍(一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三錢,。食后。酒調(diào)服,。
一論痰核,。在喉嚨上下左右?;蛏趦梢赶?。并治瘰 。庠生敏所兄傳,。
防風(fēng)(一兩五錢) 山茨茹(一兩) 穿山甲(七錢) 射干(二兩) 紅內(nèi)消(二兩) 白芷梢(一薄荷(各一兩) 金銀花 桔梗(各一兩五錢) 獨(dú)活(一兩) 僵蠶(一兩) 半夏(一兩)枯草(二兩) 皂角刺(二兩) 小川芎(一兩) 當(dāng)歸尾(一兩) 甘草(五錢)
上銼一劑,。水煎。食后服,。有潮熱,。加黃芩、柴胡各五錢,。
一男子素善怒,。忽項(xiàng)微腫。漸大如升,。用清痰理氣,。而大熱作渴。小便頻濁,。余謂腎水虧損用六味地黃丸,。補(bǔ)中益氣而愈。亦有項(xiàng)脅等處,。大如升斗,。或破如菌榴,。不問大小,。俱治以前法。必多服,。以愈為度,。
補(bǔ)遺
神效治痰 妙方 陳柘所傳。
天花粉(三兩) 昆布(酒洗八錢) 貝母(一兩) 炒僵蠶(一兩五錢) 全蝎(酒洗五個(gè))炒黃連(五錢) 知母(一兩) 蒲公英(二錢) 陳皮(一兩) 青皮(炒一兩) 歸尾(七錢) 黃芩(酒炒一兩) 梔子(一兩五錢) 紅花(五錢) 土木鱉(去殼十個(gè)) 穿山甲(土炒一兩) 連翹(去心一兩五錢) 海藻(酒洗一兩半) 夏枯草(一錢五分)
上將十七味君臣藥,。分為十劑,。其蒲公英,、夏枯草。每服各照數(shù),。用白水煎,。臨服時(shí)。
加濃酒一杯同服,。
一治痰核金星膏 蘇九寧傳,。
金星鳳尾草(一兩五錢) 實(shí)竹葉(一兩) 蔥白(三十二根) 側(cè)柏葉(一兩五錢)
上用香油一斤。浸藥一日,。用火熬,。看藥焦黃為度,。用棉布袋濾去渣,。仍入鍋內(nèi)熬。熟油一斤凈入頂好鉛粉三兩,。用竹攪勻,。文武火熬??礋熎鸷谏?。再入鉛粉四兩。著四五十下鍋,。
仍用竹不住手?jǐn)噭?。滴水成珠。取起放在地上,。再攪,。去火毒?/p>
一治痰核氣核,。陳出實(shí)傳,。
黃芩(一錢五分) 枳實(shí)(一錢) 蘇子 貝母 連翹(各一錢) 海藻 香附(各七分) 桔梗白芥子(各八分) 甘草(三分)
上銼。水煎,。食后服,。
一治痰氣核。用柏子仁一斤,。曬干為細(xì)末,。每用末二兩。又將天門冬,、連翹心各用一兩為末,。入小布口袋內(nèi)。將白水酒兩小瓶煨熟,。窨二三日,。食后,。每服一碗。半月內(nèi)即消,。
一治痰氣核頸大,。戴雷門傳。
牛蒡子(五分) 枳實(shí)(三分) 僵蠶(五分) 防風(fēng) 桔梗 黃芩 連翹(各八分) 貝母(一錢) 海藻(水洗) 金銀花 枯礬(各一錢) 夏枯草(八分)
上銼一劑,。白水煎,。食后服。
一治痰核,。(心泉侄傳)用黃泥作窩,。入生礬四兩。鹿角蛇一條,。在窩內(nèi)陰干,。火 化為末,。每用服一分,。用溫酒調(diào)服。立消,。
一治項(xiàng)后側(cè),。少陽經(jīng)中疙瘩。肉色不變,。不問大小,。及日月深淺?;蛴谐嘤材[痛,。
生山藥(一排去皮) 蓖麻子(二個(gè)去殼)
上二味。研勻,。攤帛上,。貼之如神。
一治梅核氣,。
加減四七湯
蘇梗(八分) 陳皮(一錢五分) 濃樸(八分) 南星(二錢) 半夏(二錢) 茯苓(三錢)枳實(shí)(一錢) 青皮(二錢) 砂仁(八分) 益智仁(一錢五分) 白豆蔻(八分) 神曲(炒二錢) 檳榔(一錢)
上銼,。生姜煎服。
-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