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蟲部·蛙
《本草綱目》
釋名
長(zhǎng)股,、田雞,、青雞、坐魚,、蛤魚,。
氣味
甘、寒,、無(wú)毒,。
主治
水腫。用活蛙三個(gè),,每個(gè)口內(nèi)放一銅錢,,錢上涂黃連末少許;另取豬肚一個(gè),以茶油洗凈后,,包蛙在其中,,扎好,煮一領(lǐng)先取出,,去掉蛙的皮,、腸,只吃蛙肉和豬肚,,酒磁定,。忌食酸、咸,、魚,、面、雞,、鵝,、羊肉,宜吃豬,、鴨,。此方名“蛤饌”。
水蠱腹在,。動(dòng)有水聲,,皮膚變黑。用干青蛙二個(gè),,以油炒干;螻蛄七枚,,炒過;苦戎蘆半兩,炒過,。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溫酒送下,。三服可愈,。
毒痢噤口。用青蛙一個(gè),,連腸肚搗碎,,瓦上烘熱,加麝香五分,,作餅貼臍上,,氣通后即能進(jìn)食。
諸痔疼痛,。用青蛙一個(gè),,燒存性,研為末,,加米糕作丸,,如梧子大。每空腹時(shí),,先吃飯二匙,,再服藥十五丸,枳殼湯送下,。
惡瘡如眼(上高下深,,顆顆累垂如眼,頂上露出舌狀物,,毒孔透里)。用蛙皮燒存性,,研為末,,蜜水調(diào)勻敷患處。
附方
蛙,、蛤蟆,、蟾蜍,都是脊椎動(dòng)物,。屬于無(wú)尾兩棲類,。
- 標(biāo)簽:
上一篇: 本草綱目·蟲部·水蛭
下一篇: 本草綱目·蟲部·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