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葶藶
《本草綱目》
釋名
丁藶,、大室、大適,、狗薺,。
主治
陽性水腫(面赤、煩渴,、喘急,、小便澀)。用甜葶藶一兩半(炒后研末),、漢防己末二兩,,和鴨血及頭同搗極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視病情每服五至十丸,一天服三次,,以小便通暢為驗(yàn),。
遍身腫滿,用苦葶藶(炒)四兩,,研細(xì),,和棗肉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桑白皮湯送下。一天服三次,。
在腹水腫,。用革葶藶二升,炒后研末,,與雄雞血及頭一起搗至極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小豆湯送下。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藶二升,,用酒五升泡一夜,服一合即通一天服三次,。又方:葶藶一兩杏仁十枚,,同熬成黃色,。取出搗爛,分十次服,。
肺濕痰湍,。用甜葶藶炒為末,加棗肉和成丸子服下,。
咳嗽上氣(不能睡臥,,或遍體氣腫,或單面腫,、足腫),。用葶藶子三長(zhǎng),經(jīng)微火熬研后,,裝入布袋,,泡在清酒五升中。幾日后飲酒,,每次一小杯,。一天飲四次。如病急,,等不到酒泡透,,可以榨汁服。
肺壅喘急,。用葶藶炒黃,,研為末,加蜜和成丸子,,如 彈子大,。服藥時(shí)先用大棗二十枚,加水三升,,煎取二升,然后放入葶藶一丸,,繼續(xù)煎水至一升,,一次服下,此方名“葶藶大棗瀉肺湯”,。
月經(jīng)不通,。用葶藶一升,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棉裹,,納入陰道中,。過一夜,,換藥一次,汗出即出可停藥,。
突發(fā)顛狂,。用葶藶一程式,,搗極細(xì),,加白犬血和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二丸,,酒送下,,三服即愈,。
蟲牙用葶藶,、雄黃,,等分為末調(diào)臘月豬油點(diǎn)痛處,。
瘰疬已潰。用葶藶二合,、豉一升,,搗爛作成餅子,如錢大,,厚二分,。安在瘡孔上,外用艾灸使受溫?zé)?,但不可傷肉,,亦不可灸初起之瘡?/p>
附方
葶藶的主要功用是瀉肺生動(dòng)活潑 、消腫除痰,、止咳定喘,。前人曾稱葶藶的苦有甜,并說甜者性緩,,苦進(jìn)性急,,但近來市面上只有甜葶藶出售,苦葶若少見,。
- 標(biāo)簽:
上一篇: 本草綱目·草部·王不留行
下一篇: 本草綱目·草部·谷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