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jié) 初生之去毒
《兒科藥略 》
胎兒居于母體中,,總不免感染七情六欲以及飲食之毒,故胎兒未產之前,,胎毒已隨日積月累而蘊藏于 軀體之中,,不過毒有輕有重之別,他日發(fā)為口病,、游丹,、疹痘、驚熱等癥,,亦有甚與不甚之差,,初生之去毒, 蓋藉藥物之力,,冀以減輕其毒邪,,為預防后患計耳,,其法內服外治,相沿有數種,,茲述之如后,。
一、內服去毒方
(一)以甘草煎湯,,用胡桃肉去皮研爛,,取薄紗包胡桃肉如小棗,隨時蘸甘草之汁,,納兒口中,,任其吮汁。
(二)用當歸尾,、紅花,、桃仁、甘草,、大黃各五分煎汁,,盡生下六個時辰內服完。
(三)用甘草,、淡豆豉濃煎汁與三五口,。
(四)用三黃湯(黃連、黃柏,、黃芩或作大黃,、黃連、黃芩)時時服之,。
(五)用淡姜湯喂之,。
(六)用犀黃三五分,隨時置少許于舌上,,任其自然咽下,。
以上六方,第一,、二,、三方,皆可通用;第四方則孕婦素體熱而胎火旺者,,宜多服之;第五方則冬季 生產,,嬰孩受寒,面色 白,,唇色淡紅者適用之;第六方則嬰孩血熱,,發(fā)生游丹或口疳 者適用之。凡此等去毒之法,無非使嬰孩蘊結于腸胃之穢物,,暢下無阻,則后天既潔凈以無瑕,,先天之伏 毒,,亦得以解除不少也。小兒經此去毒之法以后,,必解出黑糞二三次,,或歷二三日而 未已,此糞謂之胎糞,,胎糞既凈,,漸見嫩黃之稀糞,是為腸胃已清,,后天正式之胃氣始萌矣,。
二、外治去毒方
(一)用黃梔子,、桃仁,、杏仁各一粒,白胡椒三粒,,共研細末,,取烏骨雞蛋清調和之,于嬰孩未盈月前 包敷足心,,男左女右,,一周時解下,足心現青黑之色,,可免嬰孩將來驚熱之病,。
(二)用川白蜜、小磨麻油,、雞蛋清,、黃酒各一調羹和勻,于嬰孩三朝洗浴時,,先敷前胸,,次敷后 背,用新木梳略梳幾梳后,,以青布輕輕摩擦,,如有白毛挺出,將鑷子齊根拔出凈盡,,其 毛尖頭黑而粗,,極堅硬,長五六分,其余兩手心,、兩足心,、腦后、兩肩,、尾骨等處,,只須如法挨次而行, 至少有數十根,,多則二百余根為率,,無論多少,總宜擦遍拔完,,惟所擦各處,,有無不定,若竟無一根擦出者,, 可保長生少病,,其有者,即夭折之根苗,,一經拔出,,可以止驚稀痘,免除一生大病小恙,。
以上二方,,第一方凡嬰孩生下,人人可為,,第二方宜于天氣 和暖之時候行之,,若天氣嚴寒,反恐受凍不宜也,。
- 標簽:
上一篇: 第二節(jié) 臨產之處置
下一篇: 第四節(jié) 急癥之療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