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91精品免费久久看|亚洲精品自慰出水AV|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播放|吃瓜黑料网51|婷婷久久精品一区|色橹橹欧美在线观看视频高清|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91久久精品国产二区|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精品欧美日韩一二三区,新有菜无码AV在线播放,亚洲尤物 在线,ecinmuhendislik

標準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醫(yī)院文化 >>圖書閱覽

肺原性心臟病

《常見中老年疾病防治》

字號: + - 16

  肺原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的原發(fā)性病變(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肺結(jié)核等)引起肺循環(huán)受阻所導致的心臟病。老年人往往因肺部疾患經(jīng)久不愈而誘發(fā)本病,。臨床上有呼吸困難,、發(fā)紺、咳喘等癥狀;左心衰竭時則有浮腫,、肝腫大,、腹水、杵狀指等,。屬祖國醫(yī)學中的“咳嗽”,、“喘證”、“哮喘”,、“痰飲”,,“心悸”、“水腫”等范圍,。

  主癥

  咳嗽氣促,,心累心跳,,胸中脹滿,痰多,,顏面及四肢浮腫,,唇舌及指甲發(fā)紺,杵狀指等,。

  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因是由外邪侵襲與臟腑功能失調(diào)有關(guān),。六淫邪氣侵襲,可使肺失宣降,,痰氣阻塞,,導致咳嗽咯痰喘促??却站?,肺氣受損,則成肺脹,。此外,,臟腑功能失調(diào)亦為釀成本病主要原因之一。如脾主運化,,水濕不化則濕聚為飲,,積久成痰,遂成痰飲上犯于肺,,肺氣壅遏而生喘咳;腎為水之根源,,肺脾虛損,久必及腎;脾腎俱病則水濕泛溢,,或水氣凌心,,出現(xiàn)水腫、心悸,、氣短等癥,。心主血脈,肝藏血而主疏泄,,氣病則血行不暢,,瘀痰相結(jié),阻于氣道,,則唇舌及指甲發(fā)紺,,甚而杵指,。

  本病常因感受風寒或風熱外邪而加劇病情,。若痰飲壅肺,可致喘咳咯痰加重;痰迷心竅,,可引起煩躁不安,、神昏譫語等;痰熱交熾可以生風,,引起驚厥、抽搐等,,此則屬于肺性腦病,。至本病后期,肺氣,、心陽衰竭,,形成陰陽欲絕之勢,乃頻危之癥,,相似于呼吸,、循環(huán)衰竭。

  辨證施治

  本病病位雖主要在肺,,但因病久而影響到多個臟腑,,且多見虛中夾實,虛實兼見之癥,。病情加重時,,并發(fā)癥也多。故臨癥時必須細加分析,,才能取得較好療效,。下面把常見的證型施治簡要敘述。

  1.陽虛積飲

  主證:面目浮腫,,形寒背冷,,喘促,咳嗽,,痰多稀薄,。舌質(zhì)淡胖,薄白滑苔,,脈弦細,。如外感風寒誘發(fā)則見惡寒發(fā)熱,身痛無汗,,脈浮緊等,。

  治法:溫陽化飲。

  選方:小青龍湯(《傷寒論》),。

  藥物:麻黃8g,、白芍10g、細辛3g,、干姜8g,、炙甘草5g、桂枝8g,、五味子10g,、半夏10g,。

  加減:如表寒不甚,汗出心悸者,,去麻黃,、細辛、加紅參,、炙黃芪,、白術(shù);咳甚加杏仁、蘇子,、枇杷葉;煩躁口渴,,舌苔黃,加石膏,、黃芩,、魚腥草;陽虛寒盛,加附子;尿少便溏加白術(shù),、茯苓,、車前子。

  2.痰熱壅肺

  主證:發(fā)熱,,咳嗽,,喘促,煩躁面赤,,痰黃稠,,不易咯出。舌質(zhì)紅絳,,苔黃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肺排痰,。

  選方:千金葦莖湯(《千金要方》),。

  藥物;葦莖30g、薏仁30g,、冬瓜仁30g,、桃仁10g。

  加減:痰熱熾盛者加板藍根,、黃芩,、蒲公英、銀花藤,、魚腥草;痰多難咯出者加杏仁,、前胡、竹茹;喘甚加麻黃,、白果;腑氣不通,,腹?jié)M不大便者加枳實、厚樸,、生大黃;津枯便秘者加火麻仁,、柏子仁、桃仁;高熱不退,、神昏者加吞服安宮牛黃丸,。

  3.痰瘀阻肺

  主證:咳嗽,痰多,,喉中痰鳴,,胸悶氣急,不能平臥,,惡心嘔吐,,唇舌發(fā)紺,舌質(zhì)淡,,舌苔厚膩,,脈滑。

  治法:行氣化痰,,活血,。

  選方:導痰湯(《濟生方》)加減。

  藥物:陳皮10g,、半夏10g,、茯苓10g、制南星10g,、枳實10g,、甘草5g。

  加減:唇舌發(fā)紺,、舌質(zhì)瘀斑者加桃仁,、川芎、赤芍,、丹參,、當歸活血化瘀,痰瘀同治;痰熱盛者去法夏,、陳皮,、加銀花、黃芩,、魚腥草,、蘆根;痰瘀腑實者加瓜蔞、生大黃,、厚樸;病重者,,沖服安宮牛黃丸,。

  4.陽虛水泛

  主證:咳嗽氣促,不能平臥,,顏面下肢浮腫,,尿少,手足涼,,舌質(zhì)淡,,苔白而潤,脈沉細,。

  治法:溫陽化飲,。

  選方:真武湯(《傷寒論》)。

  藥物:制附子10g,、茯苓10g,、白芍10g、白術(shù)10g,、生姜3片,。

  加減:喘咳劇者,加干姜,、細辛,、五味子;虛者加人參、黃芪;紫紺,、舌上有瘀斑,、面色黧黑者,加丹參,、桃仁,、紅花、益母草;汗出如珠如油,,喘促欲脫者,,配吞黑錫丹(成藥)。

  5.肺腎兩虛

  主證:氣促胸悶,,動即喘甚,,面目虛浮,舌質(zhì)淡,,苔白,,脈沉弱。

  治法:補肺益腎,。

  選方:人參蛤蚧散(《衛(wèi)生寶鑒》),。

  藥物:人參60g、蛤蚧1對、杏仁150g,、炙甘草150g,、知母60g、桑白皮60g,、茯苓60g,、川貝母60g。共研為散末,,每次服10g,每天3次,。

  加減:除沖服上散外,,應(yīng)根據(jù)病情加服湯劑。例如元氣大虛,,喘促息微,,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宜加服參附湯(制附子,、人參、干姜,、炙草)益氣救逆,,回陽救脫。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宜加服七味都氣丸(即六味地黃丸加五味子),。

  6.痰蒙心竊(即肺性腦病)

  主證:意識朦朧,,喘促痰飲,甚者昏迷不醒,,或煩亂狂躁,,或兼抽搐,痰稠而粘,,喉中痰鳴,,纏喉不利,面唇青紫,,目赤水腫,。舌質(zhì)紫暗,舌苔厚膩,,伸吐不利,,脈滑數(shù)。

  治法:豁痰開竅。

  選方:葛蒲郁金湯(《溫病條辨》)與滌痰湯(《濟生方》)加減,。

  藥物:石菖蒲9g,、葶藶子9g、膽南星6g,、竹茹15g,、茯苓12g、郁金10g,、天竺黃10g,、法夏10g、甘草3g,。

  加減:風痰交擾者加羚羊角1g,、石決明30g、梔子10g;痰瘀腑實者加瓜蔞15g,、生大黃6g,、厚樸6g、枳實9g;痰熱阻肺者去法夏,,加銀花15g,、黃芩12g、魚腥草30g,、蘆根30g,。

  7.肝風內(nèi)動(電解質(zhì)紊亂所致代謝性堿中毒)

  主證:意識恍惚,躁動不安,,肌膚干燥,,四肢震顫,甚者尋衣摸床,,抽搐強直,,面唇發(fā)紅,溲多口干,,舌紅苔少或光而無苔,,脈弦細數(shù)。

  治法:滋陰平肝熄風,。

  選方:生脈散(《備急千金方》)與鎮(zhèn)肝熄風湯(《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加減,。

  藥物:西洋參5g(另煎沖服)、生地20g,、麥冬20g,、五味子6g、石斛10g,、白芍20g,、竹茹8g,、生牡蠣30g、女貞15g,、牛膝10g,、鉤藤12g。

  加減:納呆腹?jié)M者,,去生地,、麥冬、加山楂,、神曲各12g,、生麥芽30g;痰熱阻肺者加地骨皮、連翹,、銀花,、魚腥草。

  8.血瘀傷絡(luò)(上消化道出血或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

  主證:聲低息微,,或意識不清,,或昏迷不醒,,腹?jié)M納呆,,嘔血便血,或皮下衄血,。舌紅或淡,、或暗,脈沉細無力,。

  治法:化瘀止血兼行氣通絡(luò),。

  選方: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加減。

  藥物:桃仁6g,、赤芍10g,、丹皮9g、郁金10g,、延胡10g,、竹茹10g、藕節(jié)15g,、蘆根30g,、甘草3g。

  加減:嘔血便血者,,加白芨,、生茅根;重者,加服云南白藥;全身出血及氣虛欲脫者,,加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或獨參湯。

  9.緩解期

  主證:肺腎氣虛或兼有不同程度痰飲和瘀血,,咳嗽咯痰,,色白清稀,氣短乏力,,動則加重,,或有心悸,喘息,,自汗畏風,,易感外邪或兼面唇青紫,舌質(zhì)淡嫩或淡暗,,脈無力,。

  治法:扶正固本、補益肺腎,、兼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選方:玉屏風散(《世醫(yī)得效方》)與參苓白術(shù)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酌情加減,。

  藥物:黃芪20g,、防風10g、白術(shù)12g,、茯苓10g,、淮山20g、法夏10g,、桑白皮12g,、川芎9g、丹參10g,、蘆根15g,、甘草3g。

  加減:腎不納氣,,去防風,、黃芪、加黨參,、蛤蚧,、菟絲子;脾虛夾濕加膽南星、太子參,、陳皮;偏陰虛者,,去法夏、川芎,、防風,、黃芪,,加北沙參、麥冬,、生地,、女貞、地骨皮;瘀血明顯者,,加赤芍,、茜草、紅花,。

  康復(fù)調(diào)理

  肺心病是老年人較嚴重的病癥,,常容易反復(fù)發(fā)作,處理不當,,肺功能容易迅速損傷,,故在緩解期中也應(yīng)注意休息及治療。首先要對患者進行心理康復(fù),,使之消除顧慮,。增強信心,以便主動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或進行自我康復(fù)鍛煉,。要指導患者做耐寒鍛煉,每日早晚兩次做雙側(cè)迎香穴按摩,,由頭,、面,、頸部開始逐漸擴及到全身的冷水擦浴,。重視時令氣候之變化,隨時調(diào)攝,。要飲食有節(jié),,起居有常,勞逸適度,,戒除煙酒嗜好,,創(chuàng)造優(yōu)美衛(wèi)生的環(huán)境,并以書法繪畫或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動以調(diào)節(jié)情志,,使身心經(jīng)常處于舒暢狀態(tài),,力爭本病復(fù)發(fā)次數(shù)減少及延長時間才發(fā)作。

  每當急性發(fā)作時應(yīng)臥床休息或住院治療;呼吸困難紫紺者,,須吸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性腦病或有其他危重并發(fā)癥時,,應(yīng)住院進行中西醫(yī)藥結(jié)合治療及搶救,。

  飲食調(diào)治

  肺原性心臟病患者,屬于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所致心力衰竭,,是一種累及全身臟腑的疾病,,故其脾胃功能也很虛弱,對患者的日常飲食,,宜以清淡為主,,給予容易消化而富有營養(yǎng)食物。日常應(yīng)以粗糧,,新鮮蔬菜,、蛋類及瘦肉為主。多吃些水果以補充維生素,。陽虛浮腫期間,,應(yīng)給低鹽飲食,以防鈉水潴留,,心臟負擔加重,。內(nèi)臟瘀血期間,消化不良,,腸胃脹滿,,忌食產(chǎn)氣食物,如生蘿卜,、豆類及其制品,,避免腸胃脹氣影響心臟功能。心悸,、失眠期間,,避免濃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新鮮蔬菜最好選食菜芯,、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菠菜、油麥菜,、胡蘿卜,、豆苗、西紅柿等,,這類蔬菜不僅含有大量維生素,,且有清熱祛痰利便的功效。豆類及豆制品,,可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補益久病之消耗,,但在內(nèi)臟瘀血期間忌用。另日常應(yīng)選食能健脾補腎益肺理氣祛痰之食品,,如百合,、枇杷、橘子,、蓮子,、杏仁、薏米,、核桃,、芡實、大棗,、蜂蜜等,。

  下列各種飲膳,可根據(jù)患者的病證選用,。

  1.紫蘇粥

  白米50g,,如常煮粥,臨熟加蘇葉10g,。

  適用于肺心病急性發(fā)作時,,有形寒背冷,寒痰犯肺者,。

  2.人參湯

  紅參30g,、橘皮10g、蘇葉15g,、砂糖150g,,加水3000ml,煎水代茶飲,。

  適用于肺心病患者之肺虛咳喘,,面白少華,,精神疲怠者,。

  3.五味子湯

  北五味子50g、紫蘇葉18g,、人參12g,、砂糖100g。上藥料加水3000ml,,煎至1500ml,,濾去渣,澄清任意服之,。

  適用于肺心病患者之肺腎兩虛型的急性發(fā)作期,,或緩解期服用均可,。有益氣、止咳,、平喘的作用,。

  4.羅漢果燉豬肺

  羅漢果1枚、豬肺50g,。豬肺切碎,,擠去泡沫,與羅漢果同煮至熟透,。調(diào)味食用,。

  適用于肺心臟病患者之肺熱或燥熱型,有清肺化痰,,潤燥止咳作用,。

  5.杏梨飲

  杏仁10g(去皮尖打碎)、鴨梨大者1個,、冰糖適量,。先將鴨梨切塊去核,與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少許,,不拘時飲用。

  適用于肺心病患者之屬痰熱壅肺,,咳嗽,,黃痰,咯痰不利時;或緩解期中表現(xiàn)為陰虛內(nèi)熱,,咳嗽痰少者,。

  6.百合杏仁粥

  百合(新鮮者)50g、杏仁10g,、上等米50g,、白糖適量。

  先煮米數(shù)沸后,,放入百合,,杏仁(去皮尖),再煮至粥成加糖,。

  適用于肺心病咳嗽,,痰稠,咯痰不利,,口舌干燥的患者,。

  7.川貝冰糖米飲湯

  川貝母10g、米湯500ml、冰糖30g,。川貝母研末,,與冰糖一起放入米湯內(nèi),隔水燉15分鐘,,調(diào)勻,,于早、晚溫服,。

  適用于肺心病患者痰熱壅肺,,痰少粘稠,咯痰不利,,咽干口燥等癥,。

  8.腐皮白果粥

  白果10~15g、豆腐皮30~45g,、粳米30~60g,。白果去皮及心,豆腐皮切碎,,與粳米同煮為稀粥,。一日2次,空腹食用,。

  本品有補氣養(yǎng)胃,,消痰斂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適用于肺心病患者緩解期中咳喘,,痰多胃納不好者。

  9.桑皮豬肺

  桑白皮10g,、豬肺1000g,、胡蘿卜20g、木耳5g,、蔥白10g,、鮮姜5g、花椒5g,、胡椒面2g,、紹酒10g、香菜3g,、香油5g,、精鹽3g、味精3g,。將豬肺用水沖洗干凈,放入鍋內(nèi)煮透,,撈出切片,,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清水、桑白皮,、蔥白,、鮮姜片、花椒(用紗布包上),、紹酒,、精鹽燉熟(約一小時)、揀去桑白皮,、蔥段,、姜片、花椒袋,、再加入味精,、香菜、胡椒面即可食用,。

  本品清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于肺心病之痰熱壅盛:咳嗽,、痰喘、下肢浮腫等癥,。

  10.三七豬心

  三七粉4g,、豬心200g、紹酒2g,、生姜2g,、水發(fā)木耳2g、白糖2g,、醬油3g,、精鹽1g、胡椒粉1g,、蛋清50g,、香油2g、味精5g,、淀粉10g,。將豬心用刀切成薄片,放碗內(nèi)加蛋清,、精鹽,、胡椒粉、淀粉漿好。把三七粉,、紹酒,、醬油、白糖,、味精,、姜末加水兌成汁鹵備用。炒勺內(nèi)放油適量,,燒至4~5成熟時,,把漿好的豬心片,放入油中滑開,,倒入漏勺內(nèi),,在原熱炒勺內(nèi)放姜末少許,待炒出味后,,把滑好的豬心片,,木耳倒入,翻炒幾下,,再將碗內(nèi)鹵汁潑流入勺,,翻炒均勻,淋入香油即可食用,。

  適用于肺心病之血瘀傷絡(luò),,痰瘀阻肺型之血脈不通,或瘀血未散的患者,。

  11.姜附燒狗肉

  熟附片30g,、生姜159g、狗肉1000g,、大蒜,、蔥、菜油適量,。將狗肉冼凈,,切成小塊;將生姜煨熟備用。將熟附片放入鋁鍋(或砂鍋)內(nèi),,先熬煎2小時,,然后將狗肉、大蒜,、生姜放入,,加水適量燉煮,直至狗肉燉爛即成,。食用時,,可分多餐服食,,一次不宜過飽。

  本品有溫腎散寒,,壯陽益精作用,。適用于肺腎兩虛,,陽虛積飲的肺心病患者食用,,但有外感時禁食用。

  12.龍眼丹參湯

  桂圓肉30g,、遠志肉15g,、丹參15g。水煎加紅糖,,每天2次代茶,。

  本方有養(yǎng)血安神,補益心脾,,活血化瘀作用,。對肺心病患者兼有內(nèi)臟瘀血腹脹的癥狀者可經(jīng)常服用。

  13.真武膏

  熟附子40g,、桂枝30g,、黨參50g、白芍30g,、白術(shù)40g,、甘草20g、茯苓粉100g,、生姜30g榨汁,。將前6種藥加水2500ml,煎取適量收膏,,加入生姜汁,、茯苓粉、蜂蜜適量以甜為度,,調(diào)勻煮沸,,待涼裝瓶。每次服30ml,,每日3次,。

  本方為溫陽利水傳統(tǒng)方劑。適用于肺心病的陽虛水泛型患者,。

  14.參附膏

  人參15g,、熟附片10g(先煎),煎取濃汁,,加白糖適量收膏,,每服10ml,,每日3次。

  本方為回陽固脫的傳統(tǒng)方劑,,適用于肺脾腎陽虛所致的脫證,、危證患者。此方制用膏劑,,成為緩效方劑,,可在心衰緩解后,一二日內(nèi)服用,,但由于此方是大補大溫,,不宜常服。

  防治要點

  1.本病多由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結(jié)核,肺氣腫等逐步加重,,演變而成,,故須早期對原發(fā)病的治療,免使之發(fā)展至本病,。一旦已確診為早期肺心病,,即需及時治療,以保護肺功能,。肺心病的緩解期中患者也應(yīng)進行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力及肺功能鍛煉的治療。

  2.避免反復(fù)發(fā)作的一個重要措施,,是注意外界氣候改變,,采取有效方法,避免感冒,。一旦得了感冒,,即應(yīng)及時尋醫(yī)治療;屬寒證抑或熱證,必需準確診斷,,才能用藥準當,,免致遷延時日,病情加重而難治,。

  3.緩解期的治療,,大致以補虛為主,尤以補肺腎為多,,但也有具體情況的偏寒,、偏熱的不同;更兼患者常夾痰或夾瘀的不同,故也需辨證施補,,不可呆補蠻補,,變生他癥,。如偏寒宜用金匱腎氣丸,偏熱的用知柏地黃丸;但如陰陽氣血均虛者可用龜鹿補腎液(丸),,因該方既有補陰的龜板膠,、菟絲子,又有溫陽的淫羊藿,、狗脊等;既有補氣的黃芪,、炙甘草、又有補血的何首烏,、熟地黃等,。

  4.本癥患者必須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戒除吸煙,、酗酒的不良嗜好;飲食宜以清淡為主,少食油膩,、厚味;多吃蔬菜,、水果已如上述。

  5.注意勞逸結(jié)合,,不可過分勞累,,同時也要經(jīng)常進行一些適當?shù)捏w育鍛煉,例如散步,、打太極拳,、練氣功等。

  6.為了改善心肺功能,,增加通氣量,,可進行呼吸操鍛煉。

  具體步驟如下述:

  (1)長呼吸:站位,,身體正直,,肌肉放松,用鼻吸氣,,用口呼氣,,先練呼氣,呼之深長,,最后用力把氣呼至極盡,,然后自然吸氣。要求吸氣有入小腹感,,呼與吸時間之比為2∶1或3∶1,,以不頭暈為度。為了增加通氣量,,宜取慢而深的呼吸,,一般以每分鐘16次左右為宜,。

  (2)腹式呼吸:立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作腹式呼吸,吸氣時盡力挺腹,,胸部不動,,呼氣時腹肌緩慢主動收縮,以增加腹內(nèi)壓力使膈肌上提,,按節(jié)律進行呼吸,。

  (3)動力呼吸:立位,兩臂向身旁放下,,身體稍向前傾呼氣,,兩臂逐漸上舉吸氣。

  (4)抱胸呼吸:立位,,兩臂在前胸交叉壓縮胸部,,身體向前傾,呼氣,。兩臂逐漸上舉,,擴張胸部,吸氣,。

  (5)壓腹呼吸:立位,,雙手叉腰,大拇指朝后,,其余四指壓住上腹部,,身體向前傾,呼氣,。兩臂逐漸上舉,,吸氣。

  (6)抱膝呼吸:立位,,一腿向腹部彎曲,,以雙手圍抱曲腿,以膝壓腹時呼氣,。還原時吸氣,。

  (7)下蹲呼吸:立位,兩足并攏,,身體前側(cè)下蹲,,雙手抱膝呼氣,還原時吸氣,。

  (8)屈腰呼吸:立位,,兩臂腹前交叉,,向前彎腰時呼氣,上身還原兩臂向雙側(cè)分開時吸氣,。

  上述各節(jié)每種練10~20次,,每節(jié)中間可穿插自然呼吸30秒,全部結(jié)束后原地踏步數(shù)分鐘,,前后擺動雙手,,踢腿,放松四肢關(guān)節(jié),。

  7.也可用醫(yī)療行走方法來改善心肺功能,,增加通氣量。

  方法是:在空氣新鮮處,,以每分鐘60~80步之慢速,,以80~100步之中速,或100~120步之快速行走,,配合有節(jié)奏有比例的呼與吸,。

上一篇: 慢性支氣管炎

下一篇: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