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資訊
愛心無大小 善舉暖人心
有這么一群人,,他們身著白衣,穿梭在忙碌的病房,,這里記載了他們日復一日的艱辛,,見證著他們救死扶傷的忠誠;他們負責著病區(qū)“大情小事”,,從醫(yī)療救護,,到更換衣物;他們從細節(jié)入手,,從小事出發(fā),溫暖了患者內心,拉近了醫(yī)務人員與患者間的距離,。他們就是心內科五病區(qū)的醫(yī)護人員,。
家住依安縣新興屯的65歲患者宋某是科室老患者,2014年因“擴張型心肌病,,重癥心力衰竭”在哈爾濱治療,,住院期間心臟發(fā)生驟停,經ICU搶救多日挽回生命,?;颊呒揖池毢覍賯円褱蕚浞艞壷委?。經多方考慮,,患者來到我院心內科五病區(qū)繼續(xù)治療。在科主任雷淑芝的帶領下,,責任醫(yī)生郭睿蓉為患者定制了最佳合理的治療方案,。7年間,患者每年都會來院兩次進行調理,,每次科室全體醫(yī)護都會讓她感受到回家般的溫暖,。為了省錢,患者每次住院都自帶干糧,,考慮到長期住院,,營養(yǎng)攝入量隨時需要補充,科室護理負責人朱利每天都為患者買菜買飯,,醫(yī)護們也會幫她打水熱飯,。趕上休息日,朱利也會提前準備好容易存放的燒餅,、牛奶,、香腸、水果,,保證患者能按時吃飯,。如今,患者不但可以生活自理,,還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患者總會說,,這里就是她第二個家,,科室的所有人都是她的家人。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86歲的患者李大媽行動不便,,朱利親自下樓將家屬送來的可移動坐便器拿到病房并送至患者床旁,;今年夏天,在全市停水的情況下,,科室護士們主動從外面打水抬到科室,,挨個病房為患者送去生活用水。
在科室病房中,,患者和家屬隨時隨地就能感受到來自醫(yī)護人員的溫暖,。科室設立醫(yī)護患交流群,,定期在交流群內分享科普常識,,便于患者及時了解疾病的最新動態(tài);護理人員在護士站旁特別設置了一個便民箱,,里面包含了糖果,、指甲刀、針線盒,、老花鏡,、輸液報警器等生活小用品;病區(qū)一角設有健康讀書角架,,患者可以在書架上挑選查閱科普書籍,;科室長期為患者提供院外排床服務,患者入院前可通過打電話進行床位預約,,以減少外地患者舟車勞頓無法順利住院的問題,;護士們還為患者準備了暖心手術提示牌,術前可核對手術患者信息,,術后患者可直接查看手術后的注意事項,;科室備有二維碼粘貼板,患者可以自行掃碼觀看入院宣教,,疫情相關知識,,在院患者可以自主學習如何預防壓瘡跌倒墜床、多種類心血管內科疾病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導,,不識字的患者可通過圖片簡單易懂學習了解,;除了日常為患者訂餐送水,護理人員每日下樓幫助患者取生活物品,,對行動不便或獨自住院的患者出院時,,科室醫(yī)護人員會下樓幫助患者辦理好出院手續(xù),由專門護士護送患者出院,;科室還為患者準備了口服藥小貼士,,疾病注意事項及用藥指導以圖片形式展現(xiàn),便于不識字的患者看圖服藥,。同時患者主治醫(yī)護定期會對患者進行隨訪,,時刻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指導患者及時復診,使慢病管理延伸到家庭中,;科室常年線下深入社區(qū),,積極參與志愿醫(yī)療義診及科普服務,通過現(xiàn)場義務看診、發(fā)放健康知識宣傳手冊等活動,,向鶴城百姓做好暖心服務……一個個暖心又實用的小舉措,讓患者感受到如親人一般的照顧,,從細微處感受到醫(yī)護們的溫暖,,享受到科室人性化的服務。而暖心也是相互的,,離院時患者,、家屬將感謝寫在紙上,變成一張張“告白情書”貼在科室的一面暖心背景板上,,日積月累,,這些紙條竟然占滿了一面墻,在科室形成了一道溫暖靚麗的風景線,,還有患者們送來的錦旗,,一次次擁抱、握手,,一聲聲感謝,,都是對科室工作和服務的肯定、鼓勵,。
“實施暖心工程 建設服務型醫(yī)院”,,不僅是一句鏗鏘有力的口號,更是衡量“為民服務”的標準,。未來,,我院全體醫(yī)務人員定將繼續(xù)牢記初心使命,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用熱心,、暖心,、責任心,讓患者就醫(yī)更加放心,、省心,、舒心。